中草药
中药的来源:
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。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,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,这与天然药物所区别。中药来源于植物、动物和矿物。在12807种中药中,植物药11146种,动物药1581种,矿物药80余种。由于来源以植物药材居多,使用也最普通,所以自古将中药称为“本草”
中药的起源
中药起源于我国人民长期生产、生活与医疗实践。原始社会,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,有时不可避免的误食了一些毒物,导致吐泻、昏迷,甚至死亡;有时却使原来的疾病好转或痊愈。经过反复实践,不断地总结,就出现了最早期的药物治疗。我国古籍中记载的“神农尝百草……一日而遇七十毒”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。当人们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植物治疗疾病时,这些植物就变成了药物。动物药矿物药的发现也有类似的过程。
中药的性能
中药的四气---寒热温凉
四气指药物的寒、热、温、凉四种特性,寒凉属阴,温热属阳。药物皆有偏性,利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病人的阴阳失调,以达到“阴阳平衡”的效果。寒者热之是基本的用药规律。例如,一个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、面红耳赤、咽喉肿痛、脉洪数,这属于阳热证,需要用石膏、知母等寒凉的药物治疗;反之,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、面色苍白、脘腹冷痛、脉微欲绝,这属于阴寒证,需要用附子、肉桂、干姜等温热的药物治疗。
中药的五味---酸苦甘辛咸
五味是指药物有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种不同的味道,同时也是药物作用的概括。例如:辛味药具有发散、行气行血的作用,如生姜用于风寒感冒;甘味要具有补益、和中、调和药性和缓急止血的作用,如甘草用于脾胃虚弱,缓解药物毒性;酸味药具有收敛、固涩的作用,如乌梅用于肺虚久咳、久泻久痢;苦味药具有清泄火热、通泻大便、燥湿的作用,如大黄用于热结便秘,热毒疔疮;咸味药具有泻下通便,软坚散结的作用,如海藻用于瘿瘤,脚气浮肿。
中药炮制
炮制方法
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中药材经净制、切制或炮灸等处理后成为“饮片”后才能入药,这个过程就是炮制。常用的加工方法有拣、洗、漂、切片、蒸、煮、烫、发汗等,常用辅料有酒、姜、麦麸、盐、蜜、醋等。切制是中药材加工最常用的方法,有利于饮片成分在煎煮过程中溶出。
炮制的作用
-
炮制可以药物性能。如鲜地黄味甘苦,性大寒;生地黄味甘,性寒;熟地黄味甘性温地黄从清热药转化为补血药。
-
炮制可以降低药物毒性。如乌头经蒸煮炮制后,毒性成分乌头碱,水解为苯甲酰乌头胺,毒性大大降低。
-
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疗效。如酒灸可增强药物的活血散瘀、祛风通络作用;姜汁灸可增强药物的祛痰止咳、降逆止呕作用;蜜灸可增强药物止咳平喘,补脾益气作用。
方剂的组成
配伍
中药常配伍使用,即按照不同的病情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,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。药物的配伍包含单行、相须、相使、相畏、相杀、相恶、相反七个方面。相须、相使可增强药物的疗效;相畏、相杀可抑制药物的毒性;相恶、相反则是减弱药物效力或产生毒性,是配伍时要尽量避免的。
方剂组成原则
方剂的组成不是单纯药物的堆积,而是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。古人用“君、臣、佐、使”作为方剂的组方原则。君药是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,一般效力较强,药量较大。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的药物。佐药可以协助主药治疗兼证,也可以减轻或是消除主药的副作用。使药既可是引经药,引导方中诸药至病所,又可是调和药,调和方中诸药的作用。
中药的用法
传统用法
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,中医方剂已发展成有汤、酒、茶、露、丸、散、膏、丹、片、锭、胶曲以及条剂、线剂等多种内服、外敷的剂型。在这些传统剂型中,汤剂因可随疾病变化而灵活化裁而、且口服进入人体后吸收快、药效发挥迅速。而被广泛应用。是中医临床采用的主要剂型。
现代制剂
近年来,随着现代药剂学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,中药也形成了许多新剂型,如胶囊剂、颗粒剂、气雾剂、滴丸剂等。伴随微型包囊、缓释制剂、靶向制剂技术的应用,现在药剂正朝着定量、定时、定位、不良反应减少,以及更加高效、迅速、长效的方向发展。